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3|回复: 11

[分享] 一位能够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流泪的中国伟人-周恩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0 1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基上的周恩来

周恩来
[编辑首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1949年10月1日 –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1954年 – 1976年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1949年 – 1958年  
性别: 男  
异名: (字) 翔宇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籍贯: 浙江省绍兴市  
出生: 1898年3月5日
大清帝国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
(今淮安市)  
逝世: 1976年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配偶: 邓颖超  
隶属: 李鹏 (养子)  
学历  
1910年,铁岭银岗书院  
1910年 - 1913年,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  
1913年 - 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 - 1918年,日本明治大学  
1919年 - 1920年,南开学校大学部(今南开大学)  
1920年,留学于法国、英国、德国  
  
经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 -1926年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24年 -1926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1956年  
中共中央副主席,1956年-1966年,1973年-197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56年 - 197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49年 – 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年 - 1976年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国务院总理。(1949年—1954年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职。

目录 [隐藏]
1 生平  
1.1 1930以前  
1.2 1930-1937  
1.3 1937-1949  
1.4 1949-1966  
1.5 1966-1976  
2 影响与身后评价  
2.1 个人评价  
2.1.1 正面  
2.1.2 负面  
3 故居与纪念场所  
3.1 纪念文艺影视作品  
4 注释  
5 参考文献  
6 参看  
7 外部链接  
  


[编辑] 生平

[编辑] 1930以前
  
青年时的周恩来(1917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城内驸马巷。祖籍浙江绍兴,其家谱记载先祖是宋朝学者周敦颐,并且与鲁迅(即周树人)同宗。近几代祖先在衙门做师爷。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岗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3年7月毕业,同年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中对他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1917年赴日本的明治大学学习至1919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特从日本赶回天津。组织觉悟社,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被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查封,被捕。获释后,1920年11月7日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在法国、英国、德国柏林大学学习。

1922年经张申府和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7月离开西欧,途经苏联返回中国。此时,孙中山推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由季米特洛夫的推荐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戴季陶主任),后又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被授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并主持建立中共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1926年发生“中山舰事件”后,周辞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

1927年发动上海工人武装暴动,迎接北伐临近上海的国民革命军。同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周于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等人一起发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去上海组织了中共特别行动科,从事地下工作,包括情报收集、保护中共高层人物,并用暗杀的方式惩处投奔国民党的前中共党员,据当时国民党新闻报导,他曾带人杀死了在租界内的中共政治局委员顾顺章的包括儿童和保姆在内的13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与妻子邓颖超1925年,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周恩来英俊潇洒,被认为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许多女性对他有好感,例如演《桃李劫》的陈波儿。

[编辑] 1930-1937
1931年底,周恩来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胜利。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周恩来于1934年随红军长征。长征初期,由于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机构皆遭国民政府破获,长征各单位与上海失去联系,周恩来与博古、李德等人遂担当军事与政治的领导责任,史称三人团。共军在到达遵义之前,毛泽东处于被排挤的状态。目前中共官方历史统一的说法是,“三人团”受到所谓王明“左倾”路线影响,遭到刘少奇、毛泽东等人的批评,而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折损过半,周恩来认识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影响,在遵义会议中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对毛泽东重掌军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遵义会议决定:周恩来为党委任的、对军事行动下最后决定的人。遵义会议后不久,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毛泽东和王稼祥为成员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亦称新“三人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在以后的长征过程中,1935.8毛泽东逐渐取代周恩来,成为中共军事上的最高指挥者。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的抗击日本入侵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中共长江局副书记、南方局书记,王明为长江局书记,作为共产党的代表长驻当时的中华民国陪都重庆。1937年9月,兼任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被授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编辑] 1937-1949
1939年7月,因坠马右臂骨折,导致右臂残疾(只能弯曲六十度)。

1941年发生皖南事变。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典故: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周恩来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作为共产党代表同国民党代表张群(后改为张治中)、美国方面马歇尔将军组成“三人委员会”,下辖“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目的是为了禁止国共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以及谈判停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的协议。 1946年底,国共和谈失败,周恩来从南京返回延安。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1948年和毛泽东、任弼时一起领导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编辑] 1949-1966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国务院(1954年10月25日前称政务院)总理,是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1949年-1952年他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9月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四个现代化)目标。1956年1月,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会后主持制订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规划),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

周恩来手迹-- 1959年白帝城录李白诗1961年-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和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0年8至9月间,他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方针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1962年1-2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1963年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都给予特殊的关注。

1949年-1958年间周恩来还兼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和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朝鲜战争时期,他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工作。1953年12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议,使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1955年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在会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解决了印尼华人的国籍问题。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的外国人士。

但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也指出:由于和苏联争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力,并且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势力从事反政府的共产革命,周恩来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受到了谴责。有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排华事件与此有关,特别是印尼1965年的排华事件和周恩来指挥下企图帮助印尼共产党发动政变更是有直接关系。[1][2][3]。


[编辑] 1966-1976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尽力利用各种渠道从不同的方面去减少动乱带来的影响,被江青等人称为“灭火队长”。周恩来支持了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迫害,但也在毛泽东的默许下,保护了部分受冲击的党内外著名人士(但也有人认为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势力,也因此确保了他本人在和毛泽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的安全)。文革末期,周恩来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对于复出后的邓小平给予大力的支持。

  
1972年周恩来欢迎尼克松  
基辛格、周恩来和毛泽东  
1972年周恩来和尼克松  
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1972年2月,周恩来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5月,周被查明罹患膀胱癌,但未得到及时治疗而被迫带病工作[1],1973年2月,开始大量尿血,毛泽东终于同意检查,血块堵住尿道口,使每次小便都是一场痛苦的挣扎。1974年5月,癌细胞扩散,1974年6月,周恩来被迫住院,6月1日,第一次膀胱癌手术,8月10日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10月,在周恩来的提议下,邓小平担任第一副总理;12月,周恩来抱重病两次前往长沙,亲自与毛泽东讨论第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成功挫败了四人帮的“组阁计划”。1975年,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的支持下着手对当时的局势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膀胱癌于北京市逝世,从1974年6月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他的死讯成为“四五”运动的导火线。然而,一些海外学者根据尚未公开的文革历史档案以及部分当事人的回忆录,认为周的癌症治疗延误是由毛泽东授意的,并且邓小平的复出,亦被认为是毛泽东对于周在林彪死后影响力剧增的“抑制措施”。

周恩来去世后,遵其遗嘱,遗体火化不保留骨灰,骨灰由邓颖超亲自撒到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及黄海黄河入海口。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的百万群众聚集在道路两边,即“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国大陆各地举行了广泛的自发纪念活动。仅仅几天时间,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就放满了群众所献给周恩来的花圈。

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北京群众为纪念周恩来,自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称为“四·五天安门事件”。但毛泽东将此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毛泽东去世及四人帮被粉碎后,此事件被反定性为“革命事件”,与当时中国大陆其他地方发生的悼念周恩来的集会并称“四五运动”。“四五运动”为打倒四人帮和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1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 影响与身后评价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多起重大事件的进程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大陆有许多人认为他有“伟大人格魅力、潇洒从容的仪态、处事风范”。很多8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人将其视为“完美”和“最高尚”的代名词。

周恩来被广泛认为是一位务实主义者,具有卓越的行政管理长才和折冲调停的外交手腕,但批评者认为他原则性不够强,这反映在他在中共建政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多次违心地自我检讨、对毛泽东的决策妥协退让。

有人认为: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合作关系维持了整整四十年,一直持续到周本人病逝为止。尽管两人的性格气质截然不同,却共同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一对相辅相成的政治搭档,毛主要扮演"掌舵"的精神领袖的角色,周则扮演小心翼翼的执行者,是内政外交的大管家,正所谓“谋事在毛,成事在周”。周恩来凭借其独特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唯一一直屹立不倒的核心政治人物(从20年代初进入中共领导核心到1976年逝世,历时超过半个世纪)。

在中国民间,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声望。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受政府监管控制的公共领域内,亦出现了不少对国家领导人的调侃内容,然而在这些调侃内容中绝少见到周恩来的名字,包括在言论最为无忌的网络上。在大陆青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以他取代毛泽东成为国家凝聚与团结核心的倾向。


[编辑] 个人评价

[编辑] 正面
在文革高潮时,少数红卫兵要批斗周恩来,毛泽东说:“那好吧,让我也和他一起被批斗吧!”1974年,毛泽东又在长沙对王洪文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必将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

邓小平对周恩来在文革中表现的评价,基本上代表了1978年后中共的官方立场,他说:“没有总理(指周恩来)文革的结果可能更糟.“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指周恩来)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也指出:“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领导人》中,评价周恩来是“我们时代最有造诣的外交家之一”、“我所认识的最有天赋的人物之一”,“一座冰层覆盖着的火山”。他还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4]

著名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 [5]

中国著名作家冰心晚年说:“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6]
发表于 2007-11-30 22: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发完了,我抢个沙发坐坐!
发表于 2007-11-30 23: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慢慢看
发表于 2007-12-1 1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感觉我很需要周总理

[ 本帖最后由 xjs200503 于 2007-12-1 10:40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 11: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偶个人只佩服周思来总理。。
发表于 2007-12-1 12: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不顶   那顶什么帖
发表于 2007-12-1 1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爱的周总理,你是那么的亲切,你又是那么的伟大,中国有你而骄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5-1-19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